首页/ 热点专题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正文

渭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走笔

来源:渭南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18-11-13 00:00
 渭南日报 记者杨欣
  11月8日上午,渭南城区朝阳大街信达步行街路口,正值上班高峰,车流密集。市民张先生踏上斑马线,三条车道上的车辆同时停车让行,张先生一边快速通过,一边朝着让行的司机挥手示谢。这样的镜头,在渭南街头随处可见。
  “刚开始时觉得没红灯还停车,挺耽误事儿的。习惯了以后,感觉这样还是好,又规范又文明又安全。”车主刘先生说,“以前每次走到路口,总要争先抢行,既不文明也不安全。现在我主动让,有的行人会给我招手、竖大拇指,这种感觉挺好的!”
  今年以来,按照中省欧洲杯决赛竞猜_欧洲杯哪里投注-外围app官网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部署要求,渭南市委、市政府立足“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有力抓手,加大投入、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如今,走在渭南城区,处处可以感受到讲文明、促文明的浓郁风气,创文,正在潜移默化推动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夯基
  好机制搭建文明大厦“钢筋铁骨”
  文明创建,制度先行。
  现在,走在渭南街头,不难发现这样的变化:闯红灯、乱穿马路、翻越护栏的现象少了;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的现象多了;车辆乱停乱放、随意掉头的现象少了……
  今年以来,我市以营造优良交通环境为目的,广泛开展“斑马线上我文明”主题创建活动,抓住主要群体、完善基础设施、开展集中整治、实施“路口革命”等。共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2000余起,抓拍占道停车1万余起,拖移违停车、僵尸车500余辆,重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600余起。使“车让人,人守规”明显提升,让城市的斑马线成为城市交通的文明线、对外形象的风景线。
  如果说文明交通的推进,畅通了一条条城市“脉络”。那么,着力提升城市公共秩序、改善市容市貌,则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筑牢坚实的“地基”。
  今年以来,我市针对“六小”门店证照不全、行业规范不达标,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小区及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乱停乱放、出店经营等问题,集中开展“六个专项整治”活动,切实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累计取缔违规停车场100余个,清除违规岗亭、栅栏、地桩、石墩等6000余个。集中开展“野广告”专项治理,清理各类横幅1500余条、野广告4万余处,拆除违规户外广告、破旧门头牌匾800余块。加大重点部位集中治理,组织人员逐小区检查存在问题,逐市场达标验收,累计出动人力5000余人、机械1000余台,清运各类垃圾10万余方,消除卫生死角3000余处。
  我市不断推行文明高效好机制,让文明建设从“软约束”变成“硬约束”,为这座文明大厦搭建起牢固的“钢筋铁骨”。
  塑形
  精细化管理撑起文明“硬实力”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离不开城市硬件建设的支撑。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城市道路、绿化、亮化、环卫基础设施、农贸市场等城市短板,积极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治理工程。完成西岳路北段、前进路北段等10余条道路的拓宽改造和前进路南段、东风大街、仓程路、朝阳大街等道路的提升改造。310国道、前进路等道路沿街门店风貌改造工程全面启动,170余条背街小巷完成道路硬化。按照“一街一景、能绿尽绿”的原则,完成4处桥梁、5大景区景观的绿化,累计补植苗木9万余株,铺设草坪8.5万平方米,绿化行道树池3.1万个;瑞泉中学、西交康桥初级中学投入使用,中医院综合楼主体全面竣工,曙光、王真、站北路等11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加紧实施;新建公厕60余座、环卫工人驿站20座,新购环卫作业机械60台,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建成使用,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厂、粪便处理厂扩容升级工程即将完工……垃圾处理从源头减量的同时,也加强了处置能力的提升。
  “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设备太先进了,做好分类还能兑换礼品。”住在海星城小区的张女士说,今年该小区安装了智能垃圾分类箱,垃圾入箱则自动称重,只要分类正确即可获取相应积分,用来兑换生活用品。
  “每天早上听到垃圾收集车的音乐,我们就把自家的垃圾拿出来扔到垃圾车上,垃圾日产日清,真得太好了。”临渭区双王办槐衙社区的老赵告诉记者,他们社区每天有几辆崭新的垃圾收集车穿梭在社区中,收集各家各户以及社区内的垃圾。
  今年以来,我市逐步取消垃圾露天收集设施,实行垃圾巡回统一收集清运,新配备30辆小型生活垃圾收集车,将流动车辆收集直接与中转站对接,解决了垃圾运输过程中抛撒滴漏的二次污染问题,真正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为了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理顺环卫体制,我市将中心城区74条主次支道路和13个街头广场按照城市道路标准配齐环卫工人,所有街镇行政村按照“区定数、街镇管理”的原则配备保洁员2000多名,实现清扫保洁“无缝隙、全覆盖、一体化”。同时,加大市容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治理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及城市出入口、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取缔流动摊点1.2余万次,规范占道经营3000余家次,整治夜间烧烤400余户次。
  铸魂
  文明风尚增强城市“软实力”
  文明花开需要每个人的浇灌。一座城市的软实力,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文明养分。
  初冬时节,走进城区朝阳公园,以道德长廊、古代圣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的景观,交相辉映出一幅文明和谐的美丽画卷。
  这是渭南以文明铸就城市灵魂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道德实践活动,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市人民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个典型是一面旗帜,看得见,摸得着,树榜样,指方向。渭南深谙这一点,积极开展评先树模活动。深入开展“中国好人”“陕西好人”“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渭南标杆”推荐评选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如李亚利、张晓侠、苏军凯、岳蒲杰、薛安、张雪玲、白金仓、李胜利等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表彰奖励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154个,创建市级文明行业先进单位12家,市级文明家庭25户,市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单位24家,以先进典型塑造精神坐标、打造文明城市。
  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为重点,广泛开展医疗、法律、心理援助等社区志愿服务;以文明劝导、维护社会秩序、打扫公共场所卫生等为重点,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窗口单位为重点,不断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健全志愿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志愿者登记在册人数达21万人,注册志愿服务队2387支,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德建设。组织开展“寻找美德少年、学习美德少年、争做美德少年”活动,评选表彰60名渭南市“美德少年”,我市还有1名同学荣获省“美德少年”荣誉称号。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在全市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深入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推广活动,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共征集童谣88首,其中10首优秀童谣参加2018年全省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
  市县联创是我市创建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抓好中心城市创建工作的同时,我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加大对市县联创工作的考核指导,总结提升,梯次推进,不断赋予市县联创工作新内容。截至目前,全市9个县(市)实现省级卫生县城全覆盖,8个县(市)成功跻身国家卫生县城行列;合阳县启动全国文明县城创建;蒲城县、大荔县、潼关县、华阴市、白水县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如今,文明的种子已经在秦东大地上播撒,文明寄托在每一件公共设施的合理使用上,浸润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行为中,镌刻在渭南城市精神的最深处,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质。